They did not come to the hospital because they wanted to see me.
第一眼看上去,你肯定會說:"這還不容易。他們沒有到醫院來,因為他們想來看我。"仔細想想,為什么他們想來看我,卻又不到醫院來呢?如果說我不是住在醫院里,那為什么要說"come to "?應該說"go to"才對。是不是邏輯上有點自相矛盾?其實此句是一種特殊結構,其中not 的是用以否定because所引導的狀語從句。我們把not搬回它的老家,放在because之前,就可以正確的翻譯這個句子了,應該是"他們到醫院來,不是因為要看我(而是為了其他原因)。
下面再舉幾個例子:
The motor did not stop running because the fuel was finished.
摩托車停止轉動,不是因為燃料用完。(而是因為其它毛病)
These rings are not valued because they are set with precious stones.
這些指環的價值并不在于它們鑲有寶石。
但我們不能把所有的not ….because句子都看作是特殊結構,例如:
He did not come to the studio this morning because he was sick.
今早他沒有來片場,因為他病了。
這里的not是說明come,不是修飾because。如譯為:"他今早沒來片場并不是因為他生病(而是為了其他的原因)"。顯而易見,這樣的理解和翻譯是錯誤而且不通的。
也許你會問:"我們怎么知道它是普通結構還是特殊結構呢?
"判斷的依據不外乎下列幾種:
(一)邏輯推理;
(二)文章的內容和上下文;
(三)語感;
(四)詞典。
在這四種辨別句型的依據中,最為常用的是第一種,即"邏輯推理"。如果把普通結構作為特殊結構去處理,翻譯出來的譯文是文理不通或毫無意義的,反之亦然。
但是,在個別場合下,依靠邏輯推理是不能解決問題的,請看下例:
I did not write that letter because of what you told me.
此句既可看作普通結構,理解為:
I refrained from writing that letter because of what you told me.
由于你跟我說了,所以我沒有寫那封信。
也可以把這一句看作特殊結構,理解為:
It was not because of what you told me that I wrote that letter.
并不是因為你跟我說了,我才寫那封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