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面臨口譯學習和考試的人,都會有相當的不自信,學習好的學習差的都是如此。考試就那么10幾20幾分鐘,考什么都可能,而復習的內容又多如牛毛,還不能死記硬背,所以大家都是懷著必死的決心進入考場的。你可能會想放棄,心里想,我干什么一定要考證啊?全北京市那么多口譯培訓,我花上兩年時間,一個一個上下來,不用受罪,就出道了。可是沒有學歷、沒有證書,沒有文憑,誰認你啊,誰敢用你啊。有個自己出了血、讓自己受足了罪的考試為目標,學習才會有足夠的動力和積累,才會壓榨出不到目標誓不罷休的毅力。人是動物而已,沒有制度,就永遠是動物。沒有嚴格的考試、考勤、作業、升級留級、學位學歷體制,誰也不會主動學習,大家都是被制度逼出來的。所以,逼自己愛上考試,向高等動物前進。在進化的過程中,請牢牢記住我們口譯學習的八榮八恥。
1.以雙語互譯為榮,以讀讀看看為恥
常問我學生,這段東西認真復習了沒有,他說,我認真看了一遍。這是純正的屁話。學習口譯,就是看見中文,腦子里要快速反應出英文;看見英文,快速反應出中文。在口譯的剎那之間,要的是雙語快速轉換的能力。讀一篇英文,無論張嘴閉嘴,總跟單語較勁,干一天都是無用功。何況有的同學,看著看著就想起自己戀愛婚嫁的情節來了,嘴角流露出了真正的傻笑,還有看困了流露出口水的。
2.以聽聽說說為榮,以默讀默譯為恥
視譯,也就是以主句、從句、分詞和小詞為單位斷句,基本按英文材料的語順,一邊看一邊順翻。這是翻譯訓練的重要方法,也是同聲傳譯的基礎。方法雖好,但在準備口譯考試的過程中,尤其是臨考的兩三個月,應該堅決放棄視譯,開始聽譯了。英譯漢應該結合外國人原聲朗讀的磁帶聽兩句,譯兩句,高自考應多聽英音磁帶,這是北外傳統,人事部考試應適應英美兩種口音。漢譯英也應該結合磁帶,或兩人結成對子,互念互譯。看見的文字和聽到耳朵里面的文字根本是兩種類型的東西,考試的狀態是聽了說,不是看著說,但由于很多同學更習慣于沉默的學習方式,以往也不重視聽說訓練,造成積重難返,復習情景和考試情景完全脫離,事倍而功半。
3.以挑戰新材料為榮,以死背舊材料為恥
我們高自考班來了個插班的新同學,告訴我他已經連續兩年口譯考試失敗了。他最大的問題是把指定的教材背的滾瓜爛熟,但一見到陌生的新內容就完蛋了。尤其高自考學生更加習慣了機械地背書,指望考試考教材里內容,很容易走進死背教材答案的死胡同。因此,我給高自考走讀班在最后的兩個月中布置了配有磁帶錄音的60套左右的模擬題,要求他們喜新厭舊,每天完全模擬考試,做一套新題,經歷會一些、不會一些、甚至會的少一些、不會的多一些的痛苦折磨,然后結合答案,分析找到最簡單的表達方式,多練幾遍,最終實現一次最完美的翻譯來鞏固積累當天的內容。每天用1個小時左右研究新材料,讓考試那一瞬間成你的第61套模擬題,才能在考試的時候不慌亂,不失望于沒有考到自己死背的內容。記住,口譯考試是能力考試,能力考試不能靠死記硬背。
4.以重視腦記為榮,以迷信筆記為恥
中低端的口譯考試,像高自考和人事部三級考試,都不涉及高端的筆記技巧。英譯漢筆記的核心問題是聽懂,在聽懂的基礎上記下最關鍵的幾個詞給自己提醒就好了。學生的狀態是兩種,一是沒聽懂,只是聽見了一些詞,于是就慌里慌張地把這幾個詞寫下來了,等說的時候這幾個支離破碎的詞誰都和別人連不起來;二是原本可以聽懂,但把注意力都放在盲目的記上面了,寫的太多了,但腦子里在記之前沒有分析整理歸納,造成關鍵詞沒寫上,結構邏輯亂七八糟,造成丟失許多要點。請大家記住,英譯漢只要聽懂了,就是不記也能記住一半;所以不要急于記,要在聽懂后,在短暫的時間里,迅速分析別人到底在說什么(中心思想),和別人按什么順序說的(分層分段),然后分行豎記關鍵詞。因為英譯漢口譯的核心是對英文在耳朵里的快速中文反應,這也正是中高端聽力的關鍵問題。沒有這個快,什么也實現不了。而這類考試漢譯英,因為斷句都短,所以只要手快,做縮句抓大概意思,扔一些次要內容,都不會有記憶問題,所以只要多邊聽邊練,手快了,就沒有問題。大街上的筆記教材和筆記培訓很多,多是給純高端的人預備的,大家通過了眼前的考試再學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