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制”這個詞來源于中國,但理念來源于西方。普遍認為,“AA”是“Algebraic Average”的縮寫,意為“代數(shù)平均”。 在香港地區(qū)也有認為“AA”是“All Apart”的縮寫,意為“全部分開”。
“AA制”的理念來源于海上貿易強國同時也是資本主義萌芽地的荷蘭。當時的荷蘭商人已經(jīng)衍生出了“各付各帳”的習慣,因為海上貿易流動性強,一個人請客后,被請的人可能一輩子都見不到了,為了達到公平的目的,荷蘭人就提出了“Let’s go dutch!”的觀點,意思是“讓我們以荷蘭人的方式來辦吧”,即“各付各帳”。自此之后,“go dutch”就有了“平分”的意思,也就是“AA制”。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英語里用“Let’s go dutch!”來表示“各付各帳”是英國人為了諷刺荷蘭人的“摳門”而造出來的說法。17世紀時,英國和荷蘭為了爭奪商業(yè)和海上霸權連續(xù)三次開戰(zhàn),雖然荷蘭人以失敗告終,但英國人仍然挖空心思去嘲笑吃了敗仗的荷蘭人。英國人認為荷蘭人商業(yè)氣息濃重,沒有紳士風度,好請客又要客人掏錢,所以造出了“go dutch”,表示“平分賬單”的意思,以此來諷刺荷蘭人。
因此,“AA制”在英語里的表達就有以下幾種:
1.go dutch
Ex:Let’s go Dutch. I’ll pay my own way. I insist.
我們各付各的吧。我會付自己的。我一定要的。
2.dutch treat
Ex:Make it a dutch treat or pay it all together?
是各付各的費用,還是一起付款?
3.go fifty-fifty
Ex:My partner refused to go fifty-fifty with me in the loss.
我的合伙人拒絕和我平攤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