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英語是一門以聲音為基礎的語言。它和漢語以“象形”文字為特征的語言體系具有很大的區別。尤其是英語的發聲頻率、發聲方式都和漢語有很多的不同。如果不把握這兩個語言的本質區別,就會導致很多的方法性錯誤。
過去,我們很多人學習英語都是從語法入手或者從閱讀入手的,盡管這對語言學習本身不無裨益,但都沒有把握英語這門語言的本質,結果學了多年的英語,“啞巴”和“聾啞”的現象還是非常嚴重。
如果你對英語是有聲語言的規律把握不夠,尤其是對英語的聲音節奏、發聲特點不甚了解,甚至對英語的聲音感覺很差,或者說得簡單一點,對英語的聲音信號的吸收能力很差,那么很難想象你學出來的英語是地道的!
從本質上說,語言是一門藝術,而且是技能性的藝術。所謂技能性,就是可以通過反復練習能夠掌握的東西。而藝術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學出來的,而是熏陶出來的!只要多聽,或者可以說是“熏聽”,你對語言感覺才能被熏出來。而一旦你的聲音語言的感覺被“熏”出來,那么英語的學習對你來說將不再是難事。因為,正確地聽懂英語,就容易使你再現英語,也就是說,你的口語水平實際上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的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