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在一些情況下說錯話是可以被接受的,但有一些情況不可以,比如安慰悲傷的人。如果你說出不恰當(dāng)?shù)脑捒赡軙屓藨嵟皇娣?,寧可不說也不要給出錯誤的安慰。
面對失去親近的家人或朋友而陷入悲傷的人,盡量不要說下面這些話:
He/she is in a better place.
他/她現(xiàn)在去了個好地方
It was their fault anyway.
反正是他們的錯。
They deserved what they got.
這是他們應(yīng)得的。
I know how you feel.
我理解你的感受。
Everything happens for a reason, but life goes on.
每件事都是有原因的,但生活還在繼續(xù)。
You’ll get past this, be strong.
你會挺過去的,堅強點。
Stop crying, it’s OK.
別哭了,沒關(guān)系。
They died some time ago, aren’t you feeling better yet?
他們前些日子就去世了,你還沒緩過來嗎?
God wanted another angel in heaven.
上帝在天堂里還需要一個天使。
You can always have another baby.
你可以再生一個孩子。
At least he/she went out with a bang!
至少他/她離開的方式很特別!
It was his/her time to go.
是他/她該走的時候了。
所有這些表達都是不正確的,因為它們可以冒犯任何正處于悲傷中的人。這些短語聽起來像是,發(fā)生的事情沒什么大不了,或者上帝和那個人自己應(yīng)該為發(fā)生的事情負責(zé)。一般來說,不要因為失去親人而責(zé)怪任何人。As a rule, just stay clear of blaming anybody for the loss of a loved one.
表達悲傷或某人的損失時,說話前要非常小心地思考。假設(shè)一下如果這種事發(fā)生在自己身上,設(shè)身處地為別人考慮。
Be very careful to think before you speak when expressing sorrow or someone’s loss.
很多時候,只是和悲傷的人在一起,默默不說話就已經(jīng)足夠。記住,在這種情況下,行動勝于語言。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in these types of situations.
除了對悲傷的人們說正確的話之外,用行動來表達同樣重要。在許多文化中習(xí)慣于送鮮花和食物。
一張精心挑選的卡片也可以撫慰別人很長一段時間。記住,克服失去所愛的人需要數(shù)月或數(shù)年,所以對家人或朋友要有耐心,隨時準(zhǔn)備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