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遺”是“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簡稱,這幾年突然熱門起來。我國最近申遺獲得成功的有兩項:一是捆綁(in bundling)申遺的丹霞山六大景區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Natural World Heritage)名錄;二是包括少林寺在內的河南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Historic Ensemble of Dengfeng in the “Center of Heaven and Earth”)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Cultural World Heritage)。
不過,有的地方政府把申遺看成是一種投資,為申遺花了十幾億巨資,成功后則把項目當作搖錢樹(money tree)。同樣的風景,申遺成功后立馬上了一個新臺階(climb to a new level),景區門票漲價成了順理成章(follow as a matter of course)的事。
有的地方政府申遺的口號就是“發展旅游經濟,創立世界品牌”(develop tourist economy and establish world brand),商業化氣息濃厚(with blatant commercialism)。還有些地方申遺成功后過度開發(excessive development),擴建各種旅游配套設施,不顧自然景觀遭到嚴重破壞,這種做法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初衷是背道而馳的(run contrary)。
其實,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都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我們還要完好地傳給世世代代的后人。因此,保護(protection and preservation,注意后者指保存其原有的狀態)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