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Chinglish”呢?就是我們的中式英語:指帶有漢語詞匯語法和表達色彩的英語,是一種極具中國特色的、只有中國人才會講的英語。
Chinglish大致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根據(jù)中國本土現(xiàn)象衍生出的“中國專屬名詞”,這類中式英語甚至已經(jīng)成為老外口中的流行語了,它們還被高大上的《牛津英語詞典》收錄——例如:Dama(大媽);Tuhao(土豪)之類的。
第二種則是中國網(wǎng)友們開啟潘多拉腦洞之后,自創(chuàng)的中文翻譯式“Chinglish”,這類詞在老外眼里也是“外語”。Long time no see;No zuo no die;You can you up之類的。
最后一種,可謂是日常口語、寫作表達中的“易犯錯誤”,即中式思維套用英語,就是那種自以為很正確其實有毛病的英語~由于套用了中式思維,不僅會顯得非常不地道,還可能會引起歧義,尤其考試中嚴重影響分值。
我們?yōu)榇蠹艺砹艘徊糠殖R姷闹惺剿季S套用英語類的“Chinglish”,快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喝湯
eat soup(√)
drink soup(×)
喝湯是中國人的飲食習(xí)慣。那么,喝湯在英文中是"drink soup"嗎?no ~因為西餐里湯一般很稠,湯里有奶油、肉、蔬菜等很多種東西,沒法喝,必須送到嘴里咀嚼。
所以,喝湯在英語中是eat soup。
同樣的,中文里的喝稀飯也不能用"drink porridge"來表達,而是eat porridge。如果實在覺得不習(xí)慣,我們可以用中性詞have來表達食用。如:
have soup喝湯
have tea喝茶
have a drink喝酒、喝水
have a cigarette抽煙、吸煙
have a candy吃糖
have an apple吃個蘋果
have fish吃魚
查字典
look sth up in the dictionary(√)
check dictionary(×)
查字典——很多同學(xué)會不小心說成check dictionary。其實,查字典有固定的三種表達:
look sth up in the dictionary
consult a dictionary
refer to a dictionary
如:If you don’t know a word, you can look it up in a dictionary.——如果你有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
If you have no idea about it, consult a dictionary, please.——如果你不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可以查查字典。
Why grope after the meaning of a word? Refer to the dictionary!——何必苦苦思考這個詞的意思?查字典吧!
黃頭發(fā)
blond hair/sandy hair(√)
yellow hair(×)
黃頭發(fā),千萬不要說成“yellow hair”!這種顏色在英語文化中是比較敏感的。比如你看到一個黃種人,直接叫他/她yellow,這里就有種族歧視的意思。所以不要用yellow hair來表達黃頭發(fā),而是用blond hair或者sandy hair。
如:The actress wore a black wig over her blond hair.——女演員的金發(fā)上戴著黑色的假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