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規則主要用于描述某項父結點中子結點成分數量的增減或特征的變化。元規則由“模式結構”和“目標結構”兩部分組成。模式結構可表示為P0 → W, Pm其中,P0為父結點,W為范疇的任何變項,Pm為由P0直接支配的結點(m=0或1)。目標結構可表示為a0 → a1, …, ak其中,a0和P0屬于同一個主范疇,而且,至多只能有一個ai是W的變項,至多只能有一個ai與Pm相對應。元規則的具體形式如下:
圖 元規則
以上形式可以讀作:如果P0 → W, Pm 是一條詞匯直接支配規則,那么,a0 → a1, …, ak也是一條詞匯直接支配規則。元規則的作用就是將所有符合模式結構的直接支配規則轉變成由目標結構所表示的直接支配規則,從而擴大語法中直接支配規則的數量。例如,英語中表示“被動”的元規則如下:
圖 英語中表示被動的元規則
其中,W為范疇變項,PAS為VP的特征,by為PP的特征,表示在被動式中,動詞短語中的動詞取被動式,介詞短語中的介詞取by。圓括號表示其中的部分可以省略,(PP[by])表示被動句中帶by的介詞短語PP可以省略。應用這個元規則于英語句子He broke the window,可以得到被動句:The window was broke (by him)。在這個被動句中,原來的動詞broke變為was broken,(by him)是可以省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