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NET 4
William Shakespeare
《十四行詩》在莎士比亞的全部作品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詩集收有154首詩,大致認為作于1592年至1598年,1609年于倫敦首次出版。詩集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前126首,獻給一個年輕的貴族(Fair Lord),詩人的詩熱烈地歌頌了這位朋友的美貌以及他們的友情;第二部分為第127首至最后,獻給一位“黑女士”(Dark Lady),描寫愛情。
十四行詩是源于意大利民間的一種抒情短詩,文藝復興初期時盛行于整個歐洲,其結構十分嚴謹,分為上下兩部分,上段為八行,下段為六行,每行十一個音節,韻腳排列:abba abba,cdc ded。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的結構卻更嚴謹,他將十四個詩行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三個四行,第二部分為兩行,每行十個音節,韻腳為:abab,cdcd,efef,gg。這樣的格式后來被稱為“莎士比亞式”或“伊麗莎白式”。對詩人而言,詩的結構越嚴禁就越難抒情,而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卻毫不拘謹,自由奔放,正如他的劇作天馬行空,其詩歌的語言也富于想象,感情充沛。
UNTHRIFTY loveliness, why dost thou spend
Upon thyself they beauty’s legacy?
Nature’s bequest gives nothing but doth lend,
And, being frank, she lends to those are free.
Then, beateous niggard, why dost thou abuse
The bounteous largess given thee to give?
Profitless userer, why dost thou use
So great a sum of sums, yet canst not live?
For, having traffic with thyself alone,
Thou of thyself thy sweet self dost deceive:
Then how, when Nature calls thee to be gone,
What acceptable audit canst thou leave?
Thy unused beauty must be tombed with thee,
Which, usèd, lives th’ executor to be.
不事積蓄的人兒,你的美貌的產業
為什么都在你自己身上揮霍凈盡?
造物主不作任何贈予,只是暫借,
她本身豪爽,只肯借給慷慨的人們。
美貌的吝嗇鬼,你為什么濫用了
那份給了你要你再給人的豐富資產?
不善經營資產的人,你何以花掉
這樣多的資產而還不能活得久遠?
因為你只是和自己交易往來,
你甘心欺騙你的可愛的自己;
等造物主有一天叫你走開,
你留下的賬目如何交代下去?
你未加運用的美貌將隨你一同入殮,
若善為利用,會做你的遺產執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