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育才學校占地面積1.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1354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60%。全校現有141位正式教職員工,47個教學班,其中8個是體育特色班,1個管樂特色班。共有學生2320人。學校擁有具現代特色的體育館,恒溫泳池和體操訓練館等齊全先進的教學設備,有7000平方米的運動場。學校擁有多媒體多功能室、電腦室、合唱室、美術室、自然實驗室等專用室。
育才學校的前身是基督教培賢女子神學院,始建于1920年。解放后,由市人民政府接管辦起工農速成中學。1953年8月,改為廣州市育才小學。1956年,育才小學與市立東區二小、東區八小、私立道青小學合并為保安街二小,后稱寺貝通津小學。1960年9月,由市教育局指定進行十年一貫制試驗,與市七中合為廣州師院附屬實驗學校。1964年,復名寺貝通津小學。1986年9月開始在三至五年級開設體育班。1988年——1989年度先后招收小學和初中一年級體育生,并于1988年5月定名為“東山區育才體育運動實驗學校”,后又定名為“東山區育才學校”。2001年被評為廣州市一級學校。2003年2月,育才學校與育鷹小學、水均崗小學三所學校合并,搬遷到東風東路782號,保留了“東山區育才學校”的校名。
育才學校是一所具有體育辦學特色的學校。學校全面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扎實推進素質教育,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以師生發展為本,以教育現代化為主線,以教育科研為先導,以教育改革為動力,以課程改革為重點,以提高教育質量為主旨,以培養、發展學生的體育特長為特色,堅持“以學促訓,以訓促學,學訓雙豐收”的體育工作思路,開展田徑,游泳,足球,體操,藝術體操,技巧,武術等項目的專項訓練。由于學校體育訓練管理機制完善,因此為國家,省,市中心體校和高一級中學輸送了一大批的體育苗子和人材。學校開展的“競爭教育模式的試驗和研究”,有效地促進了學校的發展,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廣州育才實驗學校辦學十來,在鄒連文校長帶領下,已成為一所依法辦學、條件優越、環境優美、理念先進、管理規范、校風良好、教育質量高、社會聲譽好、輻射能力強、學生歡迎、家長滿意、上級領導肯定的優質民辦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