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總占地面積:48000平方米,建筑面積7549平方米。其中革命遺址占地6485平方米,建筑面積3381平方米。紀念館占地41515平方米,建筑面積4168平方米。有展廳1處,建筑面積3085平方米(其中展廳2000平方米)。革命遺址五處,現在這五處紅軍長征革命遺址和長征一條街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在甘肅省境內規模最大、最全面、保存原貌最完整的革命紀念地。有各類革命文物400多件。經過多年建設和發展,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已成為弘揚長征精神,傳播正能量和宣傳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課堂。...
華東革命烈士陵園是一處大型革命紀念園林,座落在山東沂蒙革命老區臨沂市區,陵園座北朝南,占地19.2萬平方米,園內萬木爭榮、百卉吐芳,塔、堂、亭、館隱現其間,氣勢宏偉,莊嚴肅穆。東側自南向北,依次是瞻容思功亭、漢斯·希伯墓、陳明與辛銳合墓、羅炳輝墓、王麓水墓;西側自南向北,依次是仰風承志亭、革命烈士公墓、常恩多墓、劉炎墓、張元壽墓。...
網站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事務部主辦,中華英烈網以緬懷烈士英名,弘揚烈士精神為主題,以服務社會公眾特別是廣大烈屬為宗旨。網站內容包括新聞動態、紀念設施、烈士英名錄、網上祭奠、英雄事跡、政策法規、理論研究、紅色影音、網上尋親等。...
上海宋慶齡故居是宋慶齡從事革命活動的主要場所,也是她一生中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1949年春宋慶齡遷居于此,在這里迎來了上海的解放。1981年宋慶齡在北京去世后,這里作為她在上海的故居供人瞻仰。1988年5月起向社會公眾開放。目前,上海宋慶齡故居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上海宋慶齡故居紀念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紅色旅游基地。...
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照金紀念館建筑面積6500平方米,展廳共有兩層,一層為序廳、主展廳;二層為陜甘邊革命英雄紀念展區,開設了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專題展區,以陜甘邊革命歷史為主線,采用聲、光、電等先進技術,全面系統地展示了革命先烈和老區人民英勇戰斗的光輝歷程。紀念館充分挖掘和發揮照金紅色資源,形成了以黨員干部、青少年等為重點的系列教育模式,被列為中國延安干部學院、陜西行政學院現場體驗教學點,已成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綜合性紀念館。...
網站由青州市烈士陵園主辦。網站內容包括新聞動態、紀念設施、革命文物、烈士英名錄、紅色影音、烈士文化、政策法規、網上祭奠、網上尋親、祭奠申請等。...
阜新萬人坑死難礦工紀念館是國務院于2006年核定公布的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中宣部公布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2014年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是遼寧省紅色旅游景區、遼寧省干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基地。...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是為紀念南昌起義而設立的專題紀念館。1956年成立,1959年正式對外開放,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作為“中國軍史第一館”自開放以來就備受矚目,周恩來、朱德、董必武、賀龍、陳毅、彭真、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以及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蒞臨,參觀指導。2008年1月,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率先向全社會免費開放,并提出“免費不免票,服務不打折”的理念,年均接待量保持在200萬余人次。實現了“以史育人、以物感人、以景誘人”的目標。同時先后獲得了“全國文明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