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王惲
將軍報書切,高臥起螭蟠。悲歡離合常事,知己古為難。憶昔草廬人去,郁郁風云英氣,千載到君還。歌吹展江底,長鋏不須彈。
注釋:螭蟠:亦作“螭盤”。如螭龍盤據。長鋏:指長劍。鋏,劍柄。
路漫漫,天渺渺,與翩翩。西風鴻鵠,一舉橫絕碧云端。自笑鹡鸰孤影,落日野煙原上,沙晚不勝寒。后夜一相意,明月滿江干。
注釋:鹡鸰:《詩·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后以“鶺鴒”比喻兄弟。
上一首:賈島《憶江上吳處士》
下一首:納蘭性德《菊花新·用韻送張見陽令江華》
唐代·王惲的簡介
王惲,字仲謀,號秋澗,衛州路汲縣(今河南衛輝市)人。元朝著名學者、詩人、政治家,一生仕宦,剛直不阿,清貧守職,好學善文。成為元世祖忽必烈、裕宗皇太子真金和成宗皇帝鐵木真三代的諫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