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路六侍御入朝》翻譯及注釋
童稚情親四十年,中間消息兩茫然。
譯文:與兒時的舊友分別了四十年,在此之間的杳無音信令我們都感到茫然失落。
注釋:童稚:兒童,小孩。四十:一作“三十”。
更為后會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別筵!
譯文:一別四十年,時間是這樣久,誰能想到在某地能重新會合?他鄉遇故知,本來是值得高興的事;然而同樣沒有想到,久別重逢,乍逢又別!
注釋:后會:后相會。忽漫:忽而,偶然。別筵:餞別的筵席。
不分桃花紅似錦,生憎柳絮白于棉。
譯文:現在我不去贊美桃花秀麗的如錦緞一般,卻反而憎惡柳絮比棉花還要白。
注釋:不分:猶言不滿、嫌惡的意思。一作“不忿”。生憎:猶言偏憎、最憎的意思。于:一作“如”。
劍南春色還無賴,觸忤愁人到酒邊。
譯文:我惱怒劍南的春色無賴,是因為它冒犯了我這個愁人;而它之所以冒犯了我,是由于我和朋友后會無期,離懷難遣。
注釋:劍南:劍南道,唐朝置,以地區在劍閣之南得名。無賴:無聊。謂情緒因無依托而煩悶。觸忤:冒犯。
杜甫簡介
唐代·杜甫的簡介
![杜甫](/d/file/p/42dcb9ea3e1e38ca36a5c92cddf237bb.jpg)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 ? 杜甫的詩(113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