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天經智老因訪之》翻譯及注釋
今年二月凍初融,睡起苕溪綠向東。
譯文:今年二月早春時節,冰雪都開始融化了,寒冬時節沉睡了已久的苕溪,夾帶著幾絲綠色,潺潺涓涓,向東流去。
注釋:天經:姓葉,名德。智老:即大圓洪智和尚。詩中“禪伯”指大圓洪智,“儒先”指葉天經。苕溪:河名,源出浙江省天目山,流經余杭、杭州、湖州等地,進入太湖。
客子光陰詩卷里,杏花消息雨聲中。
譯文:我寓居他鄉,在吟詩作賦中淡泊度日。杏花時節,伴隨著窗外稀稀落落的雨聲,我時常探聽遠方好友的音訊。
西庵禪伯還多病,北柵儒先只固窮。
譯文:西庵所居住的智老精于禪學,但病魔纏身;北柵所居住的天經精于儒學,又安于窮困。
注釋:西庵:智老所居。位于湖州東南九十里的烏鎮。禪伯:形容智老精于禪學。北柵:天經所居。亦位于湖州東南九十里的烏鎮。儒先:形容天經精于儒學。固窮:安于窮困。
忽憶輕舟尋二子,綸巾鶴氅試春風。
譯文:我忽然想念他們,于是就蕩舟尋訪這二位老友。在春風的吹拂下,我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是何等的風流俊逸!
注釋:綸巾鶴氅:是六朝以來名士喜愛的穿戴,這里比喻詩人是雅人。綸巾,用絲帶做成的頭巾。鶴氅,用鳥羽做成的外衣。
陳與義簡介
唐代·陳與義的簡介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 ? 陳與義的詩(37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