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銜杯·留花不住怨花飛》翻譯及注釋
留花不住怨花飛。向南園、情緒依依。可惜倒紅斜白、一枝枝。經宿雨、又離披。
譯文:我欲將花挽留,使之不要離我而去,可是一陣風兒還是將花吹走了,我徒自埋怨花的無情,看南園的花飛花落,更增加了我戀戀不舍的纏綿情意。可惜那些傾斜的千姿百態的一枝枝鮮花,經過一夜風雨的侵襲,變得散亂凋零。
注釋:鳳銜杯:詞牌名,柳永自度曲,《樂章集》注“大石調”。雙調六十三字,上片五句四仄韻,下片六句四仄韻。怨:抱怨,怪罪于。依依:留戀惜別的樣子。倒紅斜白:向紅花、白花傾斜。離披:零亂不堪的樣子。此指花落。
憑朱檻,把金卮。對芳叢、惆悵多時。何況舊歡新恨、阻心期。空滿眼、是相思。
譯文:我依靠在紅色的欄桿上,手拿金杯,面對著南園被風雨侵襲過的花草,感慨惆悵不已。滿園凋零的花草,本已讓人惆悵,何況又想起往日的歡樂、今日的遺憾,阻擋住內心的期盼,剩下的只有不盡的思念。
注釋:憑:倚著。朱檻:紅色的欄桿。把:動詞。握、持。金卮:金制酒器。惆悵:傷感、失意。心期:心中所思念、愛戀的人。此指晏殊的亡妻。
晏殊簡介
唐代·晏殊的簡介
![晏殊](/d/file/p/179248621eeca8d7116ce1f36a8bd060.jpg)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今江西進賢縣文港鎮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為撫州府手力節級),是當時的撫州籍第一個宰相。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1110),在當時北宋詞壇上,被稱為“大晏”和“小晏”。
...〔 ? 晏殊的詩(36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