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宮曲·金陵懷古》翻譯及注釋
記當年六代豪夸,甚江令歸來,玉樹無花?商女歌聲,臺城暢望,淮水煙沙。問江左風流故家,但夕陽衰草寒鴉。隱映殘霞,寥落歸帆,嗚咽鳴笳。
譯文:記得六朝時的金陵,是多么顯耀豪華!為何江令歸來以后,竟滿城衰敗無花?隔江猶聽亡國歌女的聲聲賣唱,臺城遠望秦淮河水的渺渺煙沙,問金陵舊時的豪門如今都在哪里?只見夕陽斜照下的一片枯草,飛來飛去的幾點寒鴉;殘霞掩映中的寥落歸帆,伴著嗚咽悲涼的胡笳。
注釋:雙調:宮調名。十二宮調之一,雙調為元曲常用宮調。蟾宮曲:曲牌名,屬北曲雙調。小令兼用。又名“折桂令”“步蟾宮”“東風第一枝”。六代:指三國時的吳、東晉及南朝的宋、齊、梁、陳,它們都以建康(今江蘇南京)為都城,歷史上合稱“六朝”。豪夸:競相夸耀奢侈豪華。江令:指江總,陳代文學家,字總持,濟陽考城(今河南省蘭考縣東)人,仕梁、陳、隋三朝。玉樹無花:即指由陳后主親自創作的曲子《玉樹后庭花》,它歷來被看作是亡國之音。商女:歌女。臺城:六朝時的禁城,三國時期為東吳后苑所在,遺址在今南京市玄武湖畔。江左:即江東,今江蘇一帶,此專指金陵。風流故家:指六朝顯赫一時的王、謝家族。
盧摯簡介
唐代·盧摯的簡介
![盧摯](/d/file/p/7b7b1649c4f9f68bc17241fc1299451f.jpg)
盧摯(1242-1314),字處道,一字莘老;號疏齋,又號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至元5年(1268)進士,任過廉訪使、翰林學士。詩文與劉因、姚燧齊名,世稱“劉盧”、“姚盧”。與白樸、馬致遠、珠簾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僅存小令。著有《疏齋集》(已佚)《文心選訣》《文章宗旨》,傳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寫山林逸趣,有的寫詩酒生活,而較多的是“懷古”,抒發對故國的懷念。今人有《盧疏齋集輯存》,《全元散曲》錄存其小令。
...〔 ? 盧摯的詩(10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