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宮曲·寒食新野道中》翻譯及注釋
柳濛煙梨雪參差,犬吠柴荊,燕語茅茨。老瓦盆邊,田家翁媼,鬢發如絲。桑柘外秋千女兒,髻雙鴉斜插花枝。轉眄移時,應嘆行人,馬上哦詩。
譯文:柳樹萌芽,像飄浮著一層嫩綠色的輕煙。梨花似雪,參差地交雜在柳枝中間。柴門外狗兒在叫,茅屋頂上燕了呢喃。一對白發的農家老夫妻正圍著老瓦盆飲酒用飯。桑林外,一位梳著雙丫髻的小姑娘頭上斜插著花枝在蕩秋千。她轉眼注視多時,大概是贊嘆我這個行路之人,坐在馬上吟哦詩篇。
注釋:參差:不整齊。柴荊:柴門。用林木棍、荊條搭成的院門。茅茨:茅屋的屋頂。這里指屋檐。老瓦盆:指民間粗陋的酒器。媼:年老的婦人。柘:桑樹,常綠灌木,葉可喂蠶。髻雙鴉:即雙丫形的發髻。轉眄移時:轉眼斜視多時。眄,斜視。哦:低聲吟詠。
盧摯簡介
唐代·盧摯的簡介
![盧摯](/d/file/p/7b7b1649c4f9f68bc17241fc1299451f.jpg)
盧摯(1242-1314),字處道,一字莘老;號疏齋,又號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至元5年(1268)進士,任過廉訪使、翰林學士。詩文與劉因、姚燧齊名,世稱“劉盧”、“姚盧”。與白樸、馬致遠、珠簾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僅存小令。著有《疏齋集》(已佚)《文心選訣》《文章宗旨》,傳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寫山林逸趣,有的寫詩酒生活,而較多的是“懷古”,抒發對故國的懷念。今人有《盧疏齋集輯存》,《全元散曲》錄存其小令。
...〔 ? 盧摯的詩(10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