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初捻霜紈生悵望》翻譯及注釋
初捻霜紈生悵望。隔葉鶯聲,似學秦娥唱。午睡醒來慵一餉。雙紋翠簟鋪寒浪。
譯文:手執潔白的紈扇,無語凝思,心生惆悵。空蕩蕩的房間里獨自一人,偏又響起陣陣鶯聲,好似美女輕唱。午睡醒后,好一會兒還嬌困無力。那鋪床上的雙紋翠席,尤如平展著清涼的細浪。
注釋:捻:用手指輕輕拿起。霜紈:指潔白紈扇。悵望:惆悵、怨恨。秦娥:指年輕貌美女子。慵:懶。一餉:即一響,短暫的時問。雙紋翠簟:織有成雙花紋的翠簟。簟,竹制涼席。寒浪:即指簟紋。竹席清涼,花紋起伏如浪,故稱“寒浪”。
雨罷蘋風吹碧漲。脈脈荷花,淚臉紅相向。斜貼綠云新月上。彎環正是愁眉樣。
譯文:夏雨初霽,掠過蕷草的微風吹拂著新漲的碧水,那水中荷花,帶著晶瑩的雨珠,亭亭玉立,搖曳生姿。雨后的荷花含情脈脈,紅紅的臉頰上掛著淚珠似得看著人們。新月彎彎,尤如女郎愁眉,蹙于烏發之下。
注釋:蘋風:掠過蕷草的微風。綠云:指藍天下之浮云,喻指女子烏發。此句即“新月斜貼綠云上”。上,緩緩爬上。彎環:彎彎如環之月亮。
晏幾道簡介
唐代·晏幾道的簡介
![晏幾道](/d/file/p/cf2fbe43b10537718fc5b563a07c293d.jpg)
晏幾道(1030-1106,一說1038—1110 ,一說1038-1112),男,漢族,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為大晏,稱晏幾道為小晏。《雪浪齋日記》云:“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如《鷓鴣天》中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等等詞句,備受人們的贊賞。
...〔 ? 晏幾道的詩(32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