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梳頭歌》翻譯及注釋
西施曉夢綃帳寒,香鬟墮髻半沉檀。
譯文:西施般的美女拂曉還做著夢在清冷的紗帳中,芳香的環形發髻半覆著沉檀枕,蓬蓬松松。
注釋:西施:春秋時越國美女,這里代指所寫美女。綃帳:絲織的床帳。香鬟:古代婦女的環形發髻。墮髻:墮馬髻的省稱,為一種發式。沉檀:指用沉檀木做的枕頭。
轆轤咿啞轉鳴玉,驚起芙蓉睡新足。
譯文:室外響起了咿咿呀呀像玉鳴一樣的轆轤聲,把芙蓉般的美人從酣睡中驚醒。
注釋:轆轤:井上汲水木。咿啞:形容物體轉動或搖動聲,這里指是轆轤轉動的聲音,其聲如玉之鳴。芙蓉:借指美人。
雙鸞開鏡秋水光,解鬟臨鏡立象床。
譯文:打開雙鸞鏡套,鏡子像秋水般光潔,站在象牙床上,解開發髻面對明鏡。
注釋:雙鸞:指鏡蓋上所繡的鸞鳥。秋水光:形容明鏡的光芒像秋水一樣明凈。臨鏡:對鏡。
一編香絲云撒地,玉釵落處無聲膩。
譯文:一頭長長的香絲烏云般一直撒落在地上,玉篦梳理著那細潤柔美的頭發靜靜無聲。
注釋:香絲:指發絲。絲、云:都指美女的頭發。玉釵:玉制的釵。由兩股合成,燕形。
紆手卻盤老鴉色,翠滑寶釵簪不得。
譯文:細嫩的雙手推弄著烏黑的發盤,青翠滑潤,連寶釵都不能插定。
注釋:老鴉色:形容頭發烏黑。翠滑:色黑而潤澤。多用以形容女人頭發。簪:插定發髻。
春風爛漫惱嬌慵,十八鬟多無氣力。
譯文:爛漫的春風吹得她嬌柔倦懶,十八歲的美人發髻高高,好像力不能勝。
注釋:爛漫:形容光彩四射。嬌慵:柔弱倦怠貌。鬟多無氣力:發長髻高好像力不能勝。
妝成婑鬌欹不斜,云裾數步踏雁沙。
譯文:梳理成的發髻美好而又齊正,穿著華美的服裝把腳步輕緩地移動。
注釋:婑鬌:形容發髻美好。欹:傾斜之意。“欹不斜”,指發髻似斜非斜。云裾:輕柔飄動如云的衣襟。
背人不語向何處?下階自折櫻桃花。
譯文:背著人脈脈不語,她將去向何處?走下臺階折枝櫻桃戴在頭頂。
注釋:背人:避開別人。櫻桃:果木名。落葉喬木。花白色而略帶紅暈,春日先葉開放。核果多為紅色,味甜或帶酸。核可入藥。木材堅硬致密,可制器具。亦指其果實或花。
李賀簡介
唐代·李賀的簡介
![李賀](/d/file/p/f2f5f6e23391b203cbabae71b4d4a999.jpg)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 ? 李賀的詩(20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