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其一》翻譯及注釋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guān)道。
譯文:知了在枯禿的桑林鳴叫,八月的蕭關(guān)道氣爽秋高。
注釋:空桑林:桑林因秋來落葉而變得空曠、稀疏。蕭關(guān):寧夏古關(guān)塞名。
出塞入塞寒,處處黃蘆草。
譯文:出塞后再入塞氣候變冷,關(guān)內(nèi)關(guān)外盡是黃黃蘆草。
從來幽并客,皆共塵沙老。
譯文:自古來河北山西的豪杰,都與塵土黃沙伴隨到老。
注釋: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陜西一部分。共:作“向”。
莫學(xué)游俠兒,矜夸紫騮好。
譯文:莫學(xué)那自恃勇武游俠兒,自鳴不凡地把駿馬夸耀。
注釋:游俠兒:都市游俠少年。矜:自夸。紫騮:紫紅色的駿馬。
王昌齡簡介
唐代·王昌齡的簡介
![王昌齡](/d/file/p/a5bd07a9c39feb8fd78d9c8053883f33.jpg)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xùn)|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yù)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nóng)耕,年近不惑,始中進(jìn)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xué)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biāo)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yù)(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 ? 王昌齡的詩(2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