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行路難·其六》翻譯及注釋
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
譯文:對著席案上的美食卻難以下咽,拔出寶劍對柱揮舞發(fā)出長長的嘆息。
注釋:案:一種放食器的小幾。又,案,即古“椀”(碗)字。
丈夫生世會幾時?安能蹀躞垂羽翼!
譯文:大丈夫一輩子能有多長時間,怎么能小步走路的失意喪氣?
注釋:會:能。這句是說一個人生在世上能有多久呢?安能:怎能。蹀躞:小步行走的樣子。這句是說怎么能裹足不前,垂翼不飛呢。
棄置罷官去,還家自休息。
譯文:放棄官銜辭職離開,回到家中休養(yǎng)生息。
朝出與親辭,暮還在親側(cè)。
譯文:早上出家門與家人道別,傍晚回家依然在親人身邊。
弄兒床前戲,看婦機(jī)中織。
譯文:在床前與孩子玩耍,看妻子在織布機(jī)前織布。
注釋:弄兒:逗小孩。戲:玩耍。
自古圣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
譯文:自古以來圣賢的人都生活得貧賤,更何況我這樣的清高孤寒又正直的人呢?
注釋:孤且直:孤高并且耿直。這二句是說自古以來圣人賢者都貧困不得意,何況像我們這樣孤高而耿直的人呢!
鮑照簡介
唐代·鮑照的簡介
![鮑照](/d/file/p/8a13b718ae7df9da2b018d5d20b791db.jpg)
鮑照(約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學(xué)家,與顏延之、謝靈運(yùn)合稱“元嘉三大家”。字明遠(yuǎn),漢族,祖籍東海(治所在今山東郯城西南,轄區(qū)包括今江蘇漣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貧賤,臨海王劉子頊鎮(zhèn)荊州時,任前軍參軍。劉子頊作亂,照為亂兵所殺。他長于樂府詩,其七言詩對唐代詩歌的發(fā)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鮑參軍集》。
...〔 ? 鮑照的詩(23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