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冬至夜思家》翻譯及注釋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譯文:我居住在邯鄲客棧的時候正好是冬至佳節。晚上,我抱著雙膝坐在燈前,只有影子與我相伴。
注釋:邯鄲:地名,今河北省邯鄲市。冬至: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十二月下旬,這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長。古代冬至有全家團聚的習俗。驛:驛站,古代的傳遞公文,轉運官物或出差官員途中的歇息的地方。抱膝:以手抱膝而坐,有所思貌。影伴身:影子與其相伴。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譯文:我相信,家中的親人今天會相聚到深夜,還應該談論著我這個遠行人。
注釋:夜深:猶深夜。遠行人:離家在外的人,這里指作者自己。
白居易簡介
唐代·白居易的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 ? 白居易的詩(258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