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曲·農(nóng)夫渴雨》翻譯及注釋
年年牛背扶犁住,近日最懊惱殺農(nóng)父。稻苗肥恰待抽花,渴煞青天雷雨。
譯文:年復(fù)一年在牛背后耕作扶犁,近日里可使農(nóng)夫懊惱之極。稻苗肥壯正等著楊花吐穗,苗都要枯死了,卻是響晴的天不下一絲雨。
注釋:扶犁住:把犁為生。住,過活,過日子。此句是說年年都是在牛背后扶著梨杖,泛指干農(nóng)活。最:正。懊惱殺:心里十分煩惱。恰待:正要,剛要。抽花:抽穗??噬罚菏挚释?。
〔幺〕恨殘霞不近人情,截斷玉虹南去。望人間三尺甘霖,看一片閑云起處。
譯文:可恨蒼天不顧人們渴雨的急切心情,讓殘霞把要下雨的白虹沖斷,云朵向南飄去。農(nóng)夫們注視著那片白云,盼望能在人間降下三尺好雨。
注釋:殘霞:即晚霞。預(yù)示后幾天為晴天。玉虹:彩虹。虹為雨后天象。三尺甘霖:指大雨。甘霖:好雨。
馮子振簡介
唐代·馮子振的簡介
馮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號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縣人。自幼勤奮好學(xué)。元大德二年(1298)登進(jìn)士及第,時年47歲,人謂“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學(xué),先召為集賢院學(xué)士、待制,繼任承事郎,連任保寧(今四川境內(nèi))、彰德(今河南安陽)節(jié)度使。晚年歸鄉(xiāng)著述。世稱其“博洽經(jīng)史,于書無所不記”,且文思敏捷。下筆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頗豐,傳世有《居庸賦》、《十八公賦》、《華清古樂府》、《海粟詩集》等書文,以散曲最著。
...〔 ? 馮子振的詩(1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