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饒州坐中客語食河豚魚》翻譯及注釋
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
譯文:春天,水邊的小洲生出了嫩嫩的荻芽,岸上的楊柳吐絮,滿天飛花。
注釋:荻芽:荻草的嫩芽,又名荻筍,南方人用荻芽與河豚同煮作羹。楊花:即柳絮。
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蝦。
譯文:河豚魚在這時候上市,價格昂貴,超過了所有的魚蝦。
注釋:不數:即位居其上。
其狀已可怪,其毒亦莫加。
譯文:河豚的樣子已足以讓人覺得奇怪,毒性也沒什么食物能比上它。
注釋:莫加:不如,比不上。
忿腹若封豕,怒目猶吳蛙。
譯文:鼓動的大腹好像一頭大豬,突出雙眼,又如同吳地鼓腹的青蛙。
注釋:封豕:大豬。怒目:瞪著眼睛。吳蛙:吳地青蛙。
庖煎茍失所,入喉為鏌铘。
譯文:燒煮如果不慎重不得法,吃下去馬上喪命,就像遭到利劍的宰殺。
注釋:“庖煎”句:說如果烹調得不得法。鏌铘:古代寶劍名。
若此喪軀體,何須資齒牙?
譯文:像這樣給人生命帶來傷害的食物,人們又為什么要去吃它?
注釋:資齒牙:犒賞牙齒,這里指吃。
持問南方人,黨護復矜夸。
譯文:我把這問題請教南方人,他們卻對河豚贊不絕口,夸了又夸。
注釋:黨護:袒護。矜夸:自夸,這里指對河豚夸贊不絕。
皆言美無度,誰謂死如麻!
譯文:都說這魚實在是味道鮮美,閉口不談毒死的人多如麻。
注釋:美無度:美無度,極言其美無比。死如麻:死去的人像麻一樣多。
我語不能屈,自思空咄嗟。
譯文:我沒辦法駁倒他們,反復思想,空自嗟訝。
注釋:咄嗟:嘆息。
退之來潮陽,始憚飧籠蛇。
譯文:韓愈來到潮陽,開始時也怕吃蛇。
注釋:“退之”二句:退之即韓愈。
子厚居柳州,而甘食蝦蟆。
譯文:柳宗元到了柳州,沒多久就坦然地吃起了蝦蟆。
注釋:子厚:柳宗元。柳宗元謫柳州,韓愈有《答柳柳州食蝦蟆》詩,中有“而君復何為,甘食比豢豹”句。
二物雖可憎,性命無舛差。
譯文:蛇和蝦蟆形狀雖然古怪,令人厭惡,但對人的性命沒什么妨害,不用擔驚受怕。
注釋:舛差:差錯,危害。
斯味曾不比,中藏禍無涯。
譯文:河豚魚的味道雖然超過它們,但隱藏的禍患無邊無涯。
注釋:曾:豈,難道。
甚美惡亦稱,此言誠可嘉。
譯文:太美的東西一定也很惡,古人這句話可講的一點也不差。
注釋:稱:相當。
梅堯臣簡介
唐代·梅堯臣的簡介
![梅堯臣](/d/file/p/0119d2ea715556825155edffb69418b1.jpg)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 ? 梅堯臣的詩(188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