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門》翻譯及注釋
唯天有設險,劍門天下壯。
譯文:天帝在人間設下一些險阻,劍門之險雄居天下。
注釋:劍門:即大劍山,在今四川劍閣縣。大小劍山間,有棧道七十里,叫做劍閣。設險:天造地設的險要。
連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
譯文:連綿的群山抱護著西南,山壁的石角指向北方。
注釋:石角:山峰的巨石。
兩崖崇墉倚,刻畫城郭狀。
譯文:兩崖如同相并的兩堵高墻,巖石的紋理刻畫出城郭的形狀。
注釋:崇墉:高峻的城墻,用以形容兩崖。城:指都色四周用作防御的墻垣。郭:指外城。
一夫怒臨關,百萬未可傍。
譯文:這里確乎是一人奮勇當關,百萬人馬無法靠前。
注釋:關:指劍門山,山壁中斷如關口。傍,靠近。
珠玉走中原,岷峨氣凄愴。
譯文:蜀地的珠玉財寶流向中原,連岷山、峨眉也為之氣色慘淡。
注釋:珠玉:一作“珠帛”,指征效的財物。中原:黃河中游地帶,這里指代京都——朝廷所在地。岷峨:岷山和峨眉山,岷山在四川北部,峨眉山在四川中南部。凄愴:悲傷。
三皇五帝前,雞犬各相放。
譯文:想那三皇五帝的時代,蜀地百姓安居樂業親密無間。
注釋:三皇五帝:傳說中最古的一些帝王。三皇,說法不一,一般指燧人、伏羲、神農。見班固《白虎通》。五帝,指黃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
后王尚柔遠,職貢道已喪。
譯文:后代君王務以柔遠,設宮納貢致使淳樸的風俗中斷。
注釋:后王:致夏商周三朝的君主。柔遠:指對邊遠地區實行安撫懷柔政策。職貢:意思就是規定各地方擔負一定的勞役,按時交納一定的貢物。也就是勞役和斌稅。道:指上文所說先王時“雞犬各相放”的政治。
至今英雄人,高視見霸王。
譯文:直到今天一些英雄豪杰,仍想據蜀稱霸分裂江山。
注釋:霸王:稱主稱霸。割據叫霸,統一天下叫王。
并吞與割據,極力不相讓。
譯文:王者要并吞,霸者要割據,你爭我奪拼力相殘。
注釋:并吞:指王者,如秦始皇等。割據:指霸者,如公孫述、劉備等。
吾將罪真宰,意欲鏟疊嶂!
譯文:我要向天帝問罪,我要鏟除這致亂的重山!
注釋:真宰:指天,古人以為天主宰萬物,故稱。鏟疊嶂:削平重疊的山巒。
恐此復偶然,臨風默惆悵。
譯文:想到這種據險作亂的事情還會間或發生,我不禁臨風惆悵、惶恐無言。
杜甫簡介
唐代·杜甫的簡介
![杜甫](/d/file/p/42dcb9ea3e1e38ca36a5c92cddf237bb.jpg)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 ? 杜甫的詩(113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