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河曲》翻譯及注釋
汴水東流無限春,隋家宮闕已成塵。
譯文:汴水碧波,悠悠東流,望中一片無邊春色。春色常在,但當年豪華的隋宮則已經荒廢頹敗,只留下斷井殘垣供人憑吊了。
注釋:汴水:汴河。唐人習慣指隋煬帝所開的通濟渠的東段,即運河從板渚(今河南滎陽北)到盱眙入淮的一段。宮闕:宮殿。這里指汴水邊的隋煬帝行宮。已成塵:已經成為斷壁殘垣。塵,塵土。
行人莫上長堤望,風起楊花愁殺人。
譯文:行人啊千萬別望向長堤上的美景,那隨風飄蕩、漫天飛舞的楊花,仿佛正是隋代豪華消逝的一種象征,讓人惆悵。
注釋:長堤:綿長的河堤。堤,河堤。愁殺人:把人都愁死了,形容過于發愁。
李益簡介
唐代·李益的簡介
李益(約750—約830), 唐代詩人,字君虞,祖籍涼州姑臧(今甘肅武威市涼州區),后遷河南鄭州。大歷四年(769)進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升遷,建中四年(783)登書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棄官在燕趙一帶漫游。以邊塞詩作名世,擅長絕句,尤其工于七絕。
...〔 ? 李益的詩(18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