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吳質書》翻譯及注釋
二月三日,丕白。歲月易得,別來行復四年。三年不見,《東山》猶嘆其遠,況乃過之,思何可支!雖書疏往返,未足解其勞結。
譯文: 二月三日,曹丕說。時間過得很快,我們分別又將四年。三年不見,《東山》詩里的士兵尚且感嘆離別時間太長,何況我們分別都已經超過三年,思念之情怎么能夠忍受呢!雖然書信來往,不足以解除郁結在心頭的深切懷念之情。
注釋: 白:說。歲月易得:指時間過得很快。行:將。復:又。"《東山》"句:《詩經·豳風·東山》:"自我不見,于今三年。"寫士兵的思鄉之情。遠,指時間久遠。支:承受。書疏:書信。勞結:因憂思而生的郁結。
昔年疾疫,親故多離其災,徐、陳、應、劉,一時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處,行則連輿,止則接席,何曾須臾相失!每至觴酌流行,絲)竹并奏,酒酣耳熱,仰而賦詩,當此之時,忽然不自知樂也。謂百年己分,可長共相保,何圖數年之間,零落略盡,言之傷心。頃撰其遺文,都為一集,觀其姓名,已為鬼錄。追思昔游,猶在心目,而此諸子,化為糞壤,可復道哉?
譯文: 前一年流行疾疫,親戚朋友多數遭受不幸,徐干、陳琳、應瑒、劉楨,很快相繼都去世,我內心的悲痛怎么能用言語表達啊?過去在一起交往相處,外出時車子連著車子,休息時座位相連,何曾片刻互相分離!每當我們互相傳杯飲酒的時候,弦樂管樂一齊伴奏,酒喝得痛快,滿面紅光,仰頭吟誦自己剛作出的詩,每當沉醉在歡樂的時候,恍惚間卻未覺得這是難得的歡樂。我以為百年長壽是每人應有一份,長久地相互在一起,怎想到幾年之間,這些好朋友差不多都死光了,說到這里非常痛心。近來編定他們的遺著,合起來成為一本集子,看他們的姓名,已經是在陰間死者的名冊。追想過去交往相好的日子,還歷歷在目,而這些好友,都死去化為糞土,怎么忍心再說呢?
注釋: 昔年疾疫:指建安二十二年發生的疾疫。離:通"罹",遭遇。徐、陳、應、劉:指建安七子中的徐干、陳琳、應玚、劉楨。連輿:車與車相連。輿,車。接席:座位相挨。須臾:一會兒。相失:相離。觴酌(shāngzhuó)流行:傳杯接盞,飲酒不停。觴,酒杯。酌,斟酒,代指酒。絲:指琴類弦樂器。竹:指簫笙類管樂器。忽然:一會兒,形容時間過得很快。不自知樂:不覺得自己處在歡樂之中。謂百年己分(fèn):以為長命百年是自己的當然之事。分,本應有的。相保:相互保有同處的歡娛。圖:料想。零落略盡:大多已經死去。零落,本指草木凋落,此喻人死亡。略,差不多。“頃撰”二句:我最近撰集他們的遺作,匯成了一部集子。頃,近來。都,匯集。鬼錄:死人的名錄。化為糞壤:指死亡。人死歸葬,久而朽為泥土。
觀古今文人,類不護細行,鮮能以名節自立。而偉長獨懷文抱質,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謂彬彬君子者矣。著《中論》二十余篇,成一家之言,詞義典雅,足傳于后,此子為不朽矣。德璉常斐然有述作之意,其才學足以著書,美志不遂,良可痛惜。間者歷覽諸子之文,對之抆淚,既痛逝者,行自念也。孔璋章表殊健,微為繁富。公干有逸氣,但未遒耳;其五言詩之善者,妙絕時人。元瑜書記翩翩,致足樂也。仲宣獨自善于辭賦,惜其體弱,不足起其文,至于所善,古人無以遠過。昔伯牙絕弦于鐘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難遇,傷門人之莫逮。諸子但為未及古人,自一時之儁也,今之存者,已不逮矣。后生可畏,來者難誣,然恐吾與足下不及見也。
年行已長大,所懷萬端,時有所慮,至通夜不瞑,志意何時復類昔日?已成老翁,但未白頭耳。光武言:"年三十余,在兵中十歲,所更非一。"吾德不及之,而年與之齊矣。以犬羊之質,服虎豹之文,無眾星之明,假日月之光,動見瞻觀,何時易乎?恐永不復得為昔日游也。少壯真當努力,年一過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燭夜游,良有以也。
頃何以自娛?頗復有所述造不?東望於邑,裁書敘心。丕白。
曹丕簡介
唐代·曹丕的簡介
![曹丕](/d/file/p/4a9063c394056702c4e698cb6d87361d.jpg)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曹魏的開國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他在位期間,平定邊患。擊退鮮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復漢朝在西域的設置。除軍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學,于詩、賦、文學皆有成就,尤擅長于五言詩,與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稱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論》,當中的《論文》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有系統的文學批評專論作品。去世后廟號高祖(《資治通鑒》作世祖),謚為文皇帝,葬于首陽陵。
...〔 ? 曹丕的詩(11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