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張駥
才度春光年二十,繡幃便失鴛鴦偶。成仁祗在志能堅,取義從容名不朽。
取義成仁樂自知,貪生惜死意何為。不存白發人間老,愿損紅顏地下隨。
大慧早參仙女句,芳聲傾動侍郎詞。侍郎詞賦本悠焉,仙女精神自藹然。
阿鄭品同仙女并,嗟余才短鯫生更。強將斑管指中飛,共勒貞名傳德行。
上一首:張駥《彌陀寺》
下一首:張榕端《上巳用石虹韻》
唐代·張駥的簡介
張駥,江南江都縣人。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任臺灣水師協標左營守備,五十八年(1719)任澎湖協標右營游擊。六十年(1721)朱一貴事件時,曾由施世驃派遣前來協助平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