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中由戒壇度羅睺嶺稍霽至潭柘》翻譯及注釋
既瞻戒壇松,言觀潭柘樹。山僧勸我且莫行,白額秋來亂林塢。
我聞斯言大吁怪,欲行不行日亭午。此生到處被物厄。
不信山游復有虎。攜朋大笑出寺門,樵子前驅荷干櫓。
聯鑣兀兀云霧中,羊腸鳥道愁花驄。十步九折凌絕壁,仰面直欲摩蒼穹。
但覺千山萬嶺同一氣,舉世高下歸鴻濛。我仆馬蹇滯巖底,招呼不辨西與東。
茲山猛獸固客在,耳邊作吼惟松風。須臾度嶺四天豁,西崦已墮銅輪紅。
忽見九峰開錦帳,朱霞一抹青芙蓉。紅樓金殿聳天際,秋林杳靄聞清鐘。
我策我馬入幽谷,苾芻相引巖之麓。紺宇輝煌繞玉闌,禪房窈窕搖修竹。
古柘千章無復存,妙嚴雙趾今誰續。日斜不及訪龍泉,仰睹峰頭亂紅綠。
對景行廚瀉酒醅,臨風萬里酣高臺。我且歌,君莫哀,元規朝市多塵埃,城外名山誰看來。
王鴻緒簡介
唐代·王鴻緒的簡介
王鴻緒(1645-1723),清代官員、學者、書法家。初名度心,中進士后改名鴻緒。字季友,號儼齋,別號橫云山人,華亭張堰鎮(今屬上海金山)人。康熙十二年進士,授編修,官至工部尚書。曾入明史館任《明史》總裁,與張玉書等共主編纂《明史》,為《佩文韻府》修纂之一。后居家聘萬斯同共同核定自纂《明史稿》三百一十卷,獻與玄燁,得刊行。一生精于鑒藏書畫。書學米芾、董其昌,具遒古秀潤之趣。為董其昌再傳弟子。著有《橫云山人集》等。
...〔 ? 王鴻緒的詩(1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