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中好·誰道陰山行路難》鑒賞
原文
誰道陰山行路難。風毛雨血萬人歡。松梢露點沾鷹紲,蘆葉溪深沒馬鞍。
依樹歇,映林看。黃羊高宴簇金盤。蕭蕭一夕霜風緊,卻擁貂裘怨早寒。
賞析
上片描繪塞上自然風光,前二句說陰山道上并非“行路難”,而是別有一番情趣滋味。顯然這是仿李白的《上皇西巡南京歌》:“誰道君王行路難,六龍西幸萬人歡。”接著二句寫塞上特異的風光,進一步烘托了這種特殊環(huán)境下的體會。
下片寫行旅中的生活情景,前二句描繪途中的休憩和歡宴,后二句轉(zhuǎn)而描述了異域的風俗異味,此中的“怨早寒”并非真的哀怨,而是表達了一種驚異的心理感受。
這首詞氣勢豪邁,格調(diào)激越,細致生動地描摹了塞上風光。通過對狩獵途中所遇到的事物的細致描寫以及射獵后的宴飲場面和特有的塞外風情和驚奇的感受的描寫,形象生動地表達了詞人內(nèi)心的豪邁之情。
納蘭性德簡介
唐代·納蘭性德的簡介
![納蘭性德](/d/file/p/4e5e8b5743eac5f04cd9b2864f2b73f2.jpg)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guān)聯(lián)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jīng)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huán)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shù)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