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鑒賞
原文
非關宋玉有微辭,卻是襄王夢覺遲。
一自高唐賦成后,楚天云雨盡堪疑。
賞析
這首即事議論之詩,借宋玉以寫自己,含蓄深刻而措辭委婉。
詩的前兩句是說,并非宋玉特別喜愛隱舍不露的言辭托諷,正是因為襄王沉迷艷夢,遲遲不醒,這就暗示自己確有微辭托諷之作,而且是事出有因,不得不然。后兩句是說,自從《高唐賦》問世以后,凡是描寫男女情愛的作品便都值得懷疑為別有托諷了。這就暗示說,詩人自己另一部分寫男女情愛的詩作并不一定另有寄托,但人們因為受了微辭托諷的《高唐賦》式作品的影響,便都懷疑它們有所寄托了。李商隱用“盡堪疑”的詞語,是想表明這種“疑”事出有因,同時又是想表明這種籠統的疑并不符合實際。
李商隱與宋玉,都屬于多情才子、淪落文人一類。由于遭際相似,李商隱的偏愛宋玉,更多表現為自嘆與自傷。李商隱在當時境遇之中,常常是“無悰托詩遣,吟罷更無悰”(《樂游原》)。深曲濃重的愁思,沉緬綿邈的情感,產生了“楚天云雨俱有托”的藝術表達和追求。詩人的拳拳之心應當得到后人的理解。然而詩人非但沒有得到時人的理解,更被置之于無端的猜測和粗暴的責難之中。后二句“一自《高唐》賦成后,楚天云雨盡堪疑。”既是辯說其詩并非篇篇寄寓世事,也是譏誚世人無知,徒然疑忌,其中更有“才命兩相妨”、“多情豈自由”的傷感。
李商隱簡介
唐代·李商隱的簡介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