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瀆神·風緊雁行高》鑒賞
原文
風緊雁行高,無邊落木蕭蕭。楚天魂夢與香消,青山暮暮朝朝。
斷續涼云來一縷,飄墮幾絲靈雨。今夜冷紅浦溆,鴛鴦棲向何處?
賞析
上片寫景,營造凄清的氛圍。“風緊雁行高”,開篇五個字便是寂寞的形狀,宛如天際的白云,看似有形,卻是無形。也正是因為如此,寂寞才難以捉摸,時而飄來,進入心里,讓人無法釋懷。容若最是能體會寂寞的,他的心,從始至終,從未曾冰釋過。“無邊落木蕭蕭”,就好像無邊的落木,落葉無邊,枯寂蔓延開來,無法收拾。而容若之所以開篇如此描寫,正是要寫出相思之苦的痛楚:“楚天魂夢與香銷,青山暮暮朝朝”,到底那相愛之情如何才能夠化解,讓容若不再為相思而苦,無人能夠作答,就連容若自己,也無法解答。人世間的情情愛愛,本就是因緣際會,這是無法用理性去控制的。容若是一個多情之人,他正因為多情,才被情所困。詞中雖是寫景,卻景中有情,甚是感人。
下片借景抒情,運用“涼云”、“靈雨”等意象描繪出一幅擴大的景象。“斷續涼云來一縷,飄墮幾絲靈雨。今夜冷紅浦溆,鴛鴦棲向何處?”情景交融,云雨反轉,無一不讓容若想到相思之人。今夜寒意襲人,那思戀的人會在何處。是否會被寒冷侵襲,又是否會不懂得加衣。這種種擔憂,無不化進這首詞中,盡惹得相思離人淚。最后一句卒章顯志,表現出對自己所想之人的盼望之情。
從寫法上看,全詞沒有一個字提及人物,既沒有出現詞人自己,也沒有出現愛慕懷懷念的對象,一切修辭都是暗示,一切意象也都是暗示。在各種旁敲側擊里,烘托出夢斷香消的刻骨悲傷。
納蘭性德簡介
唐代·納蘭性德的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