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懷吳中諸寺七首 其七 昭慶寺寄守山》拼音版
明代:文徵明
病中懷吳中諸寺七首其七昭慶寺寄守山-文徵明
搔首長安望闔閭,風煙漠漠九秋馀。正思黃葉南朝寺,忽把飛云慧遠書。
東壁磨碑知有待,北窗懸榻竟何如。自憐白首無禆補,虛棄閒緣臥直廬。
唐代·文徵明的簡介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文學(xué)家。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為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與沈周共創(chuàng)“吳派”,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吳門四家”)。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yè)于吳寬,學(xué)書于李應(yīng)禎,學(xué)畫于沈周。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 并稱“吳中四才子”。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吳門四家”。
...〔
? 文徵明的詩(50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