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拼音版
宋代:蔡松年
水調歌頭-蔡松年
玻璃北潭面,十丈藕花秋。西樓爽氣千仞,山障夕陽愁。
誰謂弓刀塞北,忽有冷泉高竹,坐我澤南州。準備黃塵眼,管領白蘋洲。
老生涯,向何處,覓菟裘。倦游歲晚一笑,端為野梅留。
但得白衣青眼,不要問囚推按,此外百無憂。醉墨薔薇露,灑遍酒家樓。
唐代·蔡松年的簡介
蔡松年(1107~1159)字伯堅,因家鄉(xiāng)別墅有蕭閑堂,故自號蕭閑老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金代文學家。宋宣和末從父守燕山,宋軍敗績隨父降金,天會年間授真定府判官。完顏宗弼攻宋,與岳飛等交戰(zhàn)時,蔡松年曾為宗弼“兼總軍中六部事”,仕至右丞相,封衛(wèi)國公,卒謚“文簡”。松年雖一生官運亨通,其作品在出處問題上卻流露了頗為矛盾的思想感情。內心深處潛伏著的民族意識使他感到“身寵神已辱”,作品風格雋爽清麗,詞作尤負盛名,與吳激齊名,時稱“吳蔡體”,有文集《明秀集》傳世。
...〔
? 蔡松年的詩(15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