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丑秋暮袁山上冢作》拼音版
近現代:王易
丁丑秋暮袁山上冢作-王易
重陰罨峰眉,微陽隱林端。廿載失父兒,來叩劫后山。
披榛拾口磴,未至心已癉。塋塋此體膚,乃幸留兩間。
墓門草始黃,小溪橫一灣。衰楊振悲風,白日凄以寒。
再拜復長慟,萬感摧心肝。當年慕云水,一壑無猶慳。
生兒百無成,坐任松楸殘。吾父儻長健,青山皆歡顏。
而今撫崖花,但訝淚斑斑。浮生竟安止,掩涕聽綿蠻。
唐代·王易的簡介
王易(1889~1956)語言學家,國學大師,擅長詩詞。原名朝綜,字曉湘,號簡庵,江西南昌人。1889年農歷7月27日生。王易1907年考入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前身)。1912年畢業。二十年代初,與彭澤、汪辟疆同時執教于心遠大學。后遠游北京執教于北京師范大學。1926年秋天,進東南大學(1928年更名為中央大學,南京大學的前身),任教七年。王易一生的輝煌時期是在中央大學。他和汪辟疆、柳詒徵、汪東、王伯沆、黃侃、胡翔東被稱為“江南七彥”。王易多才博學。工宋詩,意境酷似陳簡齋,書法初學靈飛經。寫有多部著作如《修辭學通詮》。
...〔
? 王易的詩(20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