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上作》拼音版
清代:顧炎武
河上作-顧炎武
龍門下雷首,自古稱西河。入自積石來,出塞復逶迤。
呂梁懸百仞,孟門高峨峨。遠矣大禹功,山澤得所宜。
靈跡表華巖,金行鎮西垂。黃虞日已遠,奰怒尋干戈。
去年方斗爭,掘壕守朝那。車騎如星流,衣裝兼橐駝。
狼弧動箭鏃,參伐揚旂麾。嗟此河上軍,來往何時罷。
今年暫寢兵,邏卒猶譏訶。手持一尺符,予錢方得過。
追惟狄泉陷,地底生蒼鵝。窫窬來攫人,逵路橫長蛇。
寰區恣刀俎,飛走窮網羅。萬類不足飽,螻蟻其奈何。
仰希神明眷,下戢陽侯波。行將朝白帝,一訴斯民罹。
猿鳥既長吟,窮人亦悲歌。歌止天聽回,勿厭辭煩多。
唐代·顧炎武的簡介
顧炎武(1613.7.15-1682.2.15),漢族,明朝南直隸蘇州府昆山(今江蘇省昆山市)千燈鎮人,本名絳,乳名藩漢,別名繼坤、圭年,字忠清、寧人,亦自署蔣山傭;南都敗后,因為仰慕文天祥學生王炎午的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學者尊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經學家、史地學家和音韻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并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音學五書》、《韻補正》、《古音表》、《詩本音》、《唐韻正》、《音論》、《金石文字記》、《亭林詩文集》等。
...〔
? 顧炎武的詩(28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