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嵇康
六liù言yán詩shī十shí首shǒu其qí八bā--嵇jī康kāng
楚chǔ子zi文wén善shàn仕shì。。三sān為wèi令lìng尹yǐn不bù喜xǐ。。柳liǔ下xià降jiàng身shēn蒙méng恥chǐ。。不bù以yǐ爵jué祿lù為wèi已yǐ。。靖jìng恭gōng古gǔ惟wéi二èr子zi。。
上一首:嵇康《詩》
下一首:嵇康《六言詩十首 其七》
唐代·嵇康的簡介
嵇康(224-263,一說223-262),字叔夜,漢族,三國時期魏國譙郡铚縣(今安徽省宿州市西)人。著名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正始末年與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學新風,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審貴賤而通物情”,為“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曾娶曹操曾孫女,官曹魏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后因得罪鐘會,為其構陷,而被司馬昭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