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園先生寫雙竹見貽卻寄》拼音版
近現代:王季思
越園先生寫雙竹見貽卻寄-王季思
近代論墨竹,頗覺真賞寡。日如瘦而弱,板橋恣而野。
馀子等自鄶,怒墨徒狼藉。越園澹蕩人,胸次成大雅。
煙霞資嘯傲,泉石供陶寫。遠書辱厚貽,展紙詫神化。
斜枝如欲風,濕葉恍露下。氣清入勁健,意遠得瀟灑。
想見落筆時,神識悠以睱。江湖方滔滔,茅葦彌中夏。
高節每見嗤,眾條竟嬌姹。還期礪霜筠,戛影歲寒夜。
唐代·王季思的簡介
王季思(1906-1996),學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筆名小米、之操、夢甘、在陳、齊人,室名玉輪軒,祖籍龍灣區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戲的發源地溫州,從小就熱愛戲曲。作為著名的戲曲史論家、文學史家,王季思戲曲研究著作頗豐。他重新整理《西廂記校注》,還帶領弟子蘇寰中等校注《桃花扇傳奇》。他先后主編過高校文科教材《中國文學史》以及《中國十大古典悲劇集》與《中國十大古典喜劇集》,很多作品被譯成日文與印尼文,在國內外學術界中有重大影響,被譽為“嶺南文化的最后一顆文化靈魂”。
...〔
? 王季思的詩(1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