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宵吟 本意,即白石自制曲》拼音版
清代:樊增祥
春宵吟本意,即白石自制曲-樊增祥
注禽經,勘竹譜。雁過一聲聲櫓。東風緊、又小院飛梅,打窗如雨。
揭紅簾,月正午。柳外春星三五。流連物、有十樣花箋,兩般茶筥。
嚼蕊吹花,盡道是、詞林繡虎。洞簫宮禁,畫舫江湖,寫貴洛陽。
十五江南女。解誦樊山,年少綺語。且今宵、畫燭填詞,明日傳唱入內府。
唐代·樊增祥的簡介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員、文學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別字樊山,號云門,晚號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緒進士,歷任渭南知縣、陜西布政使、護理兩江總督。辛亥革命爆發,避居滬上。袁世凱執政時,官參政院參政。曾師事張之洞、李慈銘,為同光派的重要詩人,詩作艷俗,有“樊美人”之稱,又擅駢文,死后遺詩三萬余首,并著有上百萬言的駢文,是我國近代文學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產詩人。著有《樊山全集》。
...〔
? 樊增祥的詩(41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