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游鵝湖醉書酒家壁》翻譯及注釋
春入平原薺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鴉。多情白發春無奈,晚日青簾酒易賒。
譯文:春天來臨,平原之上恬靜而又充滿生機,白色的薺菜花開滿了田野。土地剛剛耕好,又適逢春雨落下,群鴉在新翻的土地上覓食。忽然之間適才令人心情舒爽的春色不見了,愁緒染白了頭發。心情沉悶無奈,只好到小酒店去飲酒解愁。
注釋:平原:廣闊平坦的原野。薺菜: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基出葉叢生,羽狀分裂,葉被毛茸,柄有窄翅。春天抽花薹,花小,白色。嫩葉可供食用。晚日:夕陽。青簾:舊時酒店門口掛的幌子。多用青布制成。這里借指酒家。
閑意態,細生涯。牛欄西畔有桑麻。青裙縞袂誰家女,去趁蠶生看外家。
譯文:村民們神態悠閑自在,生活過得井然有序,牛欄附近的空地上也種滿了桑和麻。春播即將開始,大忙季節就要到來,不知誰家的年輕女子,穿著白衣青裙,趁著大忙前的閑暇時光趕著去走娘家。
注釋:意態:神情姿態。生涯:生活。桑麻:桑樹和麻。亦泛指農作物或農事。青裙縞袂:青布裙、素色衣。謂貧婦的服飾。借指農婦,貧婦。外家:泛指母親和妻子的娘家。
辛棄疾簡介
唐代·辛棄疾的簡介
![辛棄疾](/d/file/p/265954a6eedae9323d3354a2d5b6ed2d.jpg)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 ? 辛棄疾的詩(79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