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曲·姜西溟言別賦此贈之》翻譯及注釋
誰復留君住。嘆人生、幾翻離合,便成遲暮。最憶西窗同剪燭,卻話家山夜雨。不道只、暫時相聚。袞袞長江蕭蕭木,送遙天、白雁哀鳴去。黃葉下,秋如許。
譯文:誰能夠把你挽留?可嘆人生在幾番傷感離別之后就匆匆老去,最令人思念的,是一起在西窗下秉燭夜談,聽你講家鄉的事情。沒想到這次相聚卻如此短暫,長江滾滾,落葉紛紛,大雁哀鳴著向遠方飛去。黃葉飄落,秋天的景象如此凄涼。
注釋:遲暮:年老。袞袞:即“滾滾”。
曰歸因甚添愁緒。料強似、冷煙寒月,棲遲梵宇。一事傷心君落魄,兩鬢飄蕭未遇。有解憶、長安兒女。裘敝入門空太息,信古來、才命真相負。身世恨,共誰語?
譯文:聽你說要離去,我平添了許多愁緒一但你想回鄉還是回去吧,總好過勉強寄居在京城凄涼的寺院里。你兩鬢斑白來京城求取功名卻不能及第,兒女在家鄉思念著你,我一直為你的落魄傷心不已。看來無論古今,才華與命運總是彼此相背離,這對不公命運的滿腔怨恨,又能夠對誰說呢?
注釋:棲遲梵字:棲遲,滯留,游息;梵宇,寺廟。裘敝:即敝裘,破爛的農服。
納蘭性德簡介
唐代·納蘭性德的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 ? 納蘭性德的詩(21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