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留東野》翻譯及注釋
昔年因讀李白杜甫詩,長恨二人不相從。
譯文:當年因為讀了李白杜甫的詩,常常遺憾他們不常在一起。
注釋:不相從:不常在一起。
吾與東野生并世,如何復躡二子蹤。
譯文:我與孟郊是同一時代的人,為什么也像他們一樣別多聚少呢?
注釋:并世:同一時代。并,同。如何復躡二子蹤:為什么又像他們那樣(別多聚少)呢?復,又。躡,踩、追隨。二子,指李白和杜甫。
東野不得官,白首夸龍鐘。
譯文:孟郊正等待朝廷任命新職,年老的時候號稱行動笨拙。
注釋:不得官:寫詩時孟郊正等待朝廷任命新職。夸:號稱。龍鐘:年老行動笨拙之態。
韓子稍奸黠,自慚青蒿倚長松。
譯文:我稍微狡猾了些,慚愧地像小草依附長松一樣依附著孟郊的才華。
注釋:韓子:韓愈自指。奸黠:狡猾。青蒿:小草,韓愈自比。長松:比喻孟郊有喬木之才。
低頭拜東野,原得終始如駏蛩。
譯文:低下頭拜見孟郊,與他相互依存。
注釋:駏蛩: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常背負另一種叫“蟨”的動物行走,蟨則為它取甘草吃,它們互相幫助為生。
東野不回頭,有如寸筳撞巨鐘。
譯文:孟郊卻不回頭,就像用小樹枝去撞鐘一樣。
注釋:寸筳:小竹枝,這里也是韓愈自比。巨鐘:比喻孟郊。
吾愿身為云,東野變為龍。
譯文:我愿意變身成為云,孟郊變成龍。
四方上下逐東野,雖有離別無由逢?
譯文:四方上下追逐著孟郊,即使有離別也常常相逢。
注釋:雖有離別何由逢:即使人世間有離別這回事也碰不上了。逢,遇。
韓愈簡介
唐代·韓愈的簡介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 韓愈的詩(35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