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竽充數》翻譯及注釋
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譯文: 齊宣王讓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的合奏。南郭處士請求給齊宣王吹竽,宣王對此感到很高興,拿數百人的糧食供養他。齊宣王去世了,齊湣王繼承王位,他喜歡聽一個一個的演奏,南郭處士聽后便逃走了。
注釋: 齊宣王:戰國時期齊國的國君。姓田,名辟疆。使:讓。必:一定,必須,總是。南郭:復姓。處士:古代稱有學問、有品德而沒有做官的人為處士,相當于“先生”請:請求,要求。為:給,替。說:通“悅”,對......感到高興。廩食以數百人:拿數百人的糧食供養他。廩:糧食。食:供養。以:用,拿。湣王:齊國國君,宣王的兒子,在宣王死后繼位。姓田,名地或遂。好∶喜歡,喜悅,此處是喜歡。逃:逃跑。立:繼承王位。竽:古代的一種樂器,像如今的笙。
韓非簡介
唐代·韓非的簡介
![韓非](/d/file/p/53cefb1413e5657efdf2a02eb303110c.jpg)
韓非子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約公元前281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韓非為韓國公子(即國君之子),漢族,戰國末期韓國人(今河南省新鄭)。師從荀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政論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稱“韓子”或“韓非子”,中國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 ? 韓非的詩(1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