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闌風伏雨催寒食》翻譯及注釋
闌風伏雨催寒食,櫻桃一夜花狼藉。剛與病相宜,鎖窗薰繡衣。
譯文:風吹不停,濃云陰沉,雨時斷時續,寒食節馬上要來臨了。昨夜風將櫻桃吹得凌亂不堪。雨天陰冷潮濕,我也小病剛好,是該用爐子烘烤衣物了。
注釋:闌風伏雨:指風雨不止。寒食:寒食節。舊俗在清明節前一日或二日,當此節日,禁火三天,食冷食。狠藉:指櫻桃花敗落。鎖窗:雕刻有花紋圖案的窗子。薰繡衣:用香料薰華麗的衣物。
畫眉煩女伴,央及流鶯喚。半晌試開奩,嬌多直自嫌。
譯文:我想去喚女伴麻煩她來替我畫眉,但又懶得動身,多么希望黃鶯給捎個信兒。遲疑半晌才打開梳妝盒,鏡中的容貌雖然嬌艷,但還是嫌自己不夠美麗。
注釋:央及:請求、懇求。流鶯:啼鶯,以其啼鳴婉轉,故云。半響:許久、好久。奩:女子梳妝用的鏡匣,泛指精巧的小匣子。自嫌:自己對自己不滿。
納蘭性德簡介
唐代·納蘭性德的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 ? 納蘭性德的詩(21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