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帝求賢詔》翻譯及注釋
蓋聞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齊桓,皆待賢人而成名。今天下賢者智能,豈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進?今吾以天之靈,賢士大夫,定有天下,以為一家。欲其長久,世世奉宗廟亡絕也。賢人已與我共平之矣,而不與吾共安利之,可乎?賢士大夫有肯從我游者,吾能尊顯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譯文: 聽說古代圣王沒有誰超過周文王的,霸主沒有誰超過齊桓公的,他們都依靠賢人成就功名?,F在天下賢人有智慧有才能,難道只有古代才有這樣的人嗎?擔憂的是君主不肯去結交,賢土從什么途徑進身呢?現在我靠上天神靈和賢士大夫平定了天下,統一全國成為一家。希望長久保持下去,世世代代奉祀宗廟到無窮。賢人已經和我共同平定天下了,而不和我共同治理天下,可以嗎?賢士大夫們肯同我共事的,我能夠使他貴顯。把詔令布告天下,讓大家明白我的意思。
注釋: 高帝:即漢高祖劉邦,字季,沛(今江蘇沛旦)人。西漢王朝的建立者,公元前206年至前195年在位。他繼承秦制,實行中央集權制度和重農抑商政策,發展農業生產,打擊商賈。他能知人善任,任人唯賢。詔:詔書,皇帝的命令或文告。莫:沒有什么人,代詞。周文:即周文王,姓姬,名昌,商紂時為西伯。在位五十年,國勢強盛。伯:通“霸”,春秋時諸侯的盟主。齊桓:即齊桓公。姓姜,名小白。他任用管仲,富國強兵,九合諸侯,成為春秋時第一個霸主。智能:智謀與才能豈特:豈獨,難道只。人主:人君。奚由:由奚,從哪里。奚,何,哪里。靈:威靈,有保佑的意思。以為一家:以天下為一家。以,介詞?!耙浴焙笫≠e語“之”(天下)。宗廟:奉祀祖先的廟堂。古時把帝王的宗廟當作國家的象征。亡絕:無窮。亡,通“無”。平:平定。安利:安養。游:交游,這里有共事的意思。尊顯:致人于尊貴顯赫的地位朕:我,我的。古時君臣都可稱“聯”,自秦始皇時起,專作皇帝自稱。
御史大夫昌下相國,相國酂侯下諸侯王,御史中執法下郡守,其有意稱明德者,必身勸,為之駕,遣詣相國府,署行義年,有而弗言,覺免。年老癃病,勿遣。
譯文: 御史大夫周昌把詔書下達相國酂侯,相國酂侯下達各諸侯王,御史中執法下達各郡太守。如果有美名和美德相稱的,一定要親自勸他出來,給他準備車馬,送他到相國府,寫下經歷、狀貌、年齡。如果有賢人而不推舉,發覺后要免除他的官。年老而體弱多病的,不要送來。
注釋: 御史大夫:漢朝僅次于丞相的中央最高長宮之一。協助相國,掌管機要文書和監察事務。昌:周昌,高祖功臣。下:下達。相國:即丞相,秉承皇帝旨意處理國家政事的最高行政長官。酂侯:指蕭何。御史中執法:又稱御史中丞,地位僅次于于是大夫。這里指諸侯國掌管監查、執法職務的長官??な兀嚎さ淖罡咝姓L官,即太守。其有:如有。意:美好的名聲。稱:相符。明德:美德。身勸:親自往勸出仕。詣:前往。署:題寫。行、義、年:事跡、狀貌、年齡。義,通“儀”。覺免:發覺后受免職處分。癃:腰部彎曲、背部隆起。這里泛指殘疾。遣:派送,打發。
班固簡介
唐代·班固的簡介
![班固](/d/file/p/fa1dd87ec1a7bed1d0b9a6af68b3c469.jpg)
班固(建武八年32年-永元四年92年)東漢官吏、史學家、文學家。史學家班彪之子,字孟堅,漢族,扶風安陵人(今陜西咸陽東北)。除蘭臺令史,遷為郎,典校秘書,潛心二十余年,修成《漢書》,當世重之,遷玄武司馬,撰《白虎通德論》,征匈奴為中護軍,兵敗受牽連,死獄中,善辭賦,有《兩都賦》等。
...〔 ? 班固的詩(3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