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蜀西至劍門》翻譯及注釋
劍閣橫云峻,鑾輿出狩回。
譯文:劍門山高聳入云,險峻無比;我避亂到蜀,今日得以回京。
注釋:幸蜀西至劍門:幸蜀:駕臨四川。劍門,古縣名,今四川省劍閣東北,因劍門山而得名。此詩是唐玄宗李隆基在安史之亂時長安收復后從四川回京時,行至劍門時所寫。鑾輿:皇帝的車駕,此處是李隆基自指。出狩:皇帝到外地巡視稱出狩。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開。
譯文:只見那如翠色屏風的山峰,高有千仞,那如紅色屏障的石壁,全憑五位大力士開出路徑。
注釋:五丁開:傳說中蜀道是由五個大力士(五丁)開通的。
灌木縈旗轉,仙云拂馬來。
譯文:灌木叢生,好似纏繞旌旗,時隱時現;白云有如飛仙,迎面拂拭著馬來。
乘時方在德,嗟爾勒銘才。
譯文:治理國家應該順應時勢,施行仁德之政,各位大臣,你們平定叛亂,建功立業,是國家的棟梁之才。
注釋:乘時:造就時勢。勒銘才:建功立業的才能。西晉時張載作《劍閣銘》,晉世祖司馬炎派人刻于石上。銘中有“興時在德,險亦難恃”之語。
李隆基簡介
唐代·李隆基的簡介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稱唐明皇,公元685年出生在東都洛陽(今河南洛陽),712年至756年在位。前期注意撥亂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賢相,勵精圖治,他的開元盛世是唐朝的極盛之世,在位后期寵愛楊貴妃,怠慢朝政,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加上政策失誤和重用安祿山等侫臣,導致了后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為唐朝中衰埋下伏筆。756年李亨即位,尊其為太上皇。762年病逝。
...〔 ? 李隆基的詩(7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