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調滿庭芳·芳草池塘》翻譯及注釋
芳草池塘,綠陰庭院,晚晴寒透窗紗。玉鉤金鎖,管是客來唦。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能留否?酴釄落盡,猶賴有梨花。
譯文:芳草池塘,綠陰庭院,晚晴寒透窗紗。玉鉤金鎖,管是客來唦。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能留否?酴釄盡,猶賴有梨花。池塘生春草,庭院有綠蔭,夕陽透過紗窗照射進來卻帶著一絲寒意。有人扣響門上的金鎖,那定是有客人來了。可是坐上無客,杯中無酒,只愁這臨安非我的故鄉。能留住什么?酴釄花已經落盡,幸好還有梨花。
注釋:芳草池塘,綠陰庭院,晚晴寒透窗紗。玉鉤金鎖,管是客來唦(shā)。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能留否?酴(tú)釄(mí)盡,猶賴有梨花。芳草:香草,一種能散發芬芳香氣的植物。這里詞人以芳草自喻,有忠貞賢德之意。玉鉤:新月。管是:必定是;多半是。唦:語氣詞,相當于現在的啊。天涯海角:形容非常偏僻遙遠的地方。這里借指被淪陷金統治的宋都的大好河山。酴醿:本是酒名,亦作“酴醾”,這里指花名。以花顏色似之,故取以為名。酴醿,屬薔薇科落葉小灌木,于暮春時(4-5月)開花,有香氣。
當年曾勝賞,生香熏袖,活火分茶。極目猶龍驕馬,流水輕車。不怕風狂雨驟,恰才稱,煮酒箋花。如今也,不成懷抱,得似舊時那?
譯文:想當年我也是賞會的風流人物,常常因為點香熏香了袖子,在火上煮茶然后注入到大家的盞中。什么龍驕馬,對我來說是輕車熟路的事。當年曾盡情享受生活,也不在意如今的狂風暴雨,依舊煮我的酒看這風雨后的殘花。眼下,心情十分沉重,與從前那種無憂無虛的光景,不可同日而語。
注釋:勝:優美之意,一如今天的旅游勝地。箋花:比喻美妙的詞章。
李清照簡介
唐代·李清照的簡介
![李清照](/d/file/p/0644f2fcd0f0b6496cd02ad751dc6772.jpg)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 ? 李清照的詩(11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