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晚來風起撼花鈴》翻譯及注釋
晚來風起撼花鈴。人在碧山亭。愁里不堪聽。那更雜、泉聲雨聲。
譯文:晚問風來,吹響了護花鈴,碧山亭里正滿懷愁緒的人聽不得這般鈴聲,而泉聲雨聲也交織而來,更讓人無法承受。
注釋:太常引:詞牌名,又名《太清引》《臘前梅》,雙調四十九字,前片四平韻,后片三平韻?;ㄢ彛杭醋o花鈴。
無憑蹤跡,無聊心緒,誰說與多情。夢也不分明,又何必、催教夢醒。
譯文:你行蹤不定,音訊全無,我百無聊賴,愁緒無法向關心自己的人訴說。連夢夠也總是模糊不清,又何必把夢早早催醒呢。
注釋:無憑蹤跡:蹤跡全無,難于尋覓。無憑:無所憑據,即無法尋找。
納蘭性德簡介
唐代·納蘭性德的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备挥谝饩?,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 ? 納蘭性德的詩(21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