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南浦道兄為予圖華陽秋色繪成即歸金閶賦謝
[明代]:釋今無
一幅山光滿素屏,多君共有水云情。未須結社營茆屋,已見談空擁化城。
千樹暮云遮鳥道,半塘寒水浸秋萍。華陽此別將成夢,記別何年共月明。
一幅山光滿素屏,多君共有水雲情。未須結社營茆屋,已見談空擁化城。
千樹暮雲遮鳥道,半塘寒水浸秋萍。華陽此別將成夢,記別何年共月明。
唐代·釋今無的簡介
今無(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萬氏子,年十六,參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壇經,至參明上座因緣,聞貓聲,大徹宗旨。監棲賢院務,備諸苦行,得遍閱內外典。十九隨函是入廬山,中途寒疾垂死,夢神人導之出世,以鈍辭,神授藥粒,覺乃蘇,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師命只身走沈陽,謁師叔函可,相與唱酬,可亟稱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請藏入北,過山東,聞變,駐錫蕭府。十四年回海幢。今無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臺全集》。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四有傳。
...〔
? 釋今無的詩(798篇) 〕
清代:
吳藻
法曲冷霓裳。重譜紅腔。修簫人愛月華涼。吹得秦臺仙夢暖,小鳳雛凰。
家國感滄桑。滿地斜陽。瑤天笙鶴散花忙。江管一枝春易著,不斷生香。
法曲冷霓裳。重譜紅腔。修簫人愛月華涼。吹得秦臺仙夢暖,小鳳雛凰。
家國感滄桑。滿地斜陽?,幪祗销Q散花忙。江管一枝春易著,不斷生香。
宋代:
張耒
黯黯東牖闇,寂寂吾廬閒。粗糲飽婦子,苜蓿無馀盤。
雁急天欲雨,雞棲日已寒。老人袖手坐,一杯聊自寬。
黯黯東牖闇,寂寂吾廬閒。粗糲飽婦子,苜蓿無馀盤。
雁急天欲雨,雞棲日已寒。老人袖手坐,一杯聊自寬。
宋代:
釋居簡
教欲明南國,無如小召公。塤篪后先奏,魯衛古今同。
特操銀潢遠,清班玉筍空。洛陽潮雪外,腳腳是華風。
教欲明南國,無如小召公。塤篪後先奏,魯衛古今同。
特操銀潢遠,清班玉筍空。洛陽潮雪外,腳腳是華風。
清代:
陳寶琛
有子端應勝買田,葦間待汝共延緣。不須燈下吳江雨,相見論詩動隔年。
有子端應勝買田,葦間待汝共延緣。不須燈下吳江雨,相見論詩動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