鐃歌 其六 戰城南
[明代]:李攀龍
戰城南,走城北,轉斗不利號路側。謂我梟騎,且行出攻。
寧為野烏食,不逐駑馬徘徊蒲葦中。水深黝黝,蒲葦驁驁。
烏亦自不去,客亦自不豪。梁以集,烏子五,烏母六。
禾黍不食攫腐肉,愿為忠臣何可覆。傷子良臣,良臣誠可傷。
遠道之人,枯骨何葬。
戰城南,走城北,轉鬥不利號路側。謂我梟騎,且行出攻。
甯為野烏食,不逐駑馬徘徊蒲葦中。水深黝黝,蒲葦驁驁。
烏亦自不去,客亦自不豪。梁以集,烏子五,烏母六。
禾黍不食攫腐肉,願為忠臣何可覆。傷子良臣,良臣誠可傷。
遠道之人,枯骨何葬。
唐代·李攀龍的簡介
李攀龍(1514—1570)字于鱗,號滄溟,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明代著名文學家。繼“前七子”之后,與謝榛、王世貞等倡導文學復古運動,為“后七子”的領袖人物,被尊為“宗工巨匠”。主盟文壇20余年,其影響及于清初。
...〔
? 李攀龍的詩(882篇) 〕
近現代:
傅熊湘
二月江南山水路。整整韶華,雅稱嬉游去。終是疏狂留不住。
啼紅止恨清明雨。
二月江南山水路。整整韶華,雅稱嬉遊去。終是疏狂留不住。
啼紅止恨清明雨。
明代:
徐禎卿
渺渺春江空落暉,旅人相顧欲沾衣。
楚王宮外千條柳,不遣飛花送客歸。
渺渺春江空落暉,旅人相顧欲沾衣。
楚王宮外千條柳,不遣飛花送客歸。
宋代:
耶律鑄
借問盧溝橋下水,甚時離了濕頭山。自從流入桑乾后,幾度窮兵戰不還。
借問盧溝橋下水,甚時離了濕頭山。自從流入桑乾後,幾度窮兵戰不還。
唐代:
王維
巖壑轉微徑,云林隱法堂。羽人飛奏樂,天女跪焚香。
竹外峰偏曙,藤陰水更涼。欲知禪坐久,行路長春芳。
巖壑轉微徑,雲林隱法堂。羽人飛奏樂,天女跪焚香。
竹外峰偏曙,藤陰水更涼。欲知禪坐久,行路長春芳。
:
劉崧
群木颯蕭蕭,虛堂坐寂寥。秋聲方永夜,月色自中宵。
目倦青編過,眠遲絳蠟消。平生江海志,及此嘆飄搖。
群木颯蕭蕭,虛堂坐寂寥。秋聲方永夜,月色自中宵。
目倦青編過,眠遲絳蠟消。平生江海志,及此歎飄搖。